耳鼻喉问答

成都分泌性中耳炎:耳朵不适,可能需要先治鼻子?

发布日期:2024-07-18
想必您也曾遇到过以下状况:
 
1.感冒或鼻炎发作几日后突然感到耳痛。
 
2.感觉耳朵像被纸巾塞住,既无疼痛也不觉瘙痒。
 
3.坐完飞机后,耳朵内部的闷胀感持续不下,甚至愈发严重。
 
若去医院就医,医生告知您患有“分泌性中耳炎”,且给您开了一些治疗鼻炎的药物,您或许会感到困惑:为何耳朵不适,却要治疗鼻子呢?
 
尽管“分泌性中耳炎”带有“中耳炎”三字,但其与我们熟知的“化脓性中耳炎”有所区别。前者的发病原因确实与鼻子密切相关。耳朵与鼻子之间看似隔着一块厚实的“耳光肉”,实则在背后相连,这条通道名为“咽鼓管”。
 
什么是中耳?
 
咽鼓管一端通往耳朵,终点处有一间密闭的小屋——中耳腔。(咽鼓管是它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。)另一端则通往鼻子,走出此路时需小心谨慎,以免失足跌入喉咙,因为那里是令人恐惧的“鼻咽部”,位于鼻腔后方,咽腔之上。
 
若咽鼓管在鼻腔的开口受阻,便如同封锁了中耳腔唯一的通风口,导致中耳腔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。由此产生的压力差使得鼓膜向中耳腔内凹陷,此时您会感觉耳朵仿佛被纸覆盖,类似于飞机起飞时的闷胀感。
 
若阻塞问题无法及时解决,中耳腔黏膜因负压而分泌大量液体,这些液体在中耳腔内聚集,形成中耳腔积液。此时,耳闷的感觉将尤为强烈,头部运动会引发液体流动,甚至可能感觉到耳朵中有水在晃动。
咽鼓管阻塞的常见原因包括:
 
1.鼻涕
 
上呼吸道感染、鼻炎反复发作所致的大量鼻涕堵塞咽鼓管,从而引发耳痛、耳闷等症状。
 
2.腺样体
 
肥大的腺样体是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因素。
 
3.肿瘤
 
鼻咽癌初期,患者可能并未察觉鼻腔异常,反而是以“分泌性中耳炎”作为首发症状。因此,对于成年患者的单侧“分泌性中耳炎”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鼻内窥镜检查,以确认鼻咽部是否存在新生物。
 
正因如此,“分泌性中耳炎”的治疗重点往往放在鼻腔方面。
 
治疗目标
 
对症下药,解除阻塞,恢复鼻咽部咽鼓管开口的正常功能。
 
治疗方式
 
药物治疗,如使用减充血鼻喷剂、糖皮质激素喷鼻剂以及促进黏液排出的促排剂等。
 
若药物疗效欠佳,可能需要采用咽鼓管吹张、中耳腔抽液等手段。
 
若病情反复,咽鼓管始终难以畅通,该如何处理?
 
无法开门,那么尝试开启窗户吧,比如进行中耳腔置管术(这是通过将鼓膜切开并放置通气管以实现内外压力平衡,从而有助于中耳腔积液排出的手术)。
 
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,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引发该病的原发病因(例如上呼吸道感染、腺样体肥大、肿瘤等)。在此过程中请注意避免大力擤鼻,以免增加耳部不适感和感染风险。
 
当您被确诊为“分泌性中耳炎”时,务必遵循医嘱,认真使用喷鼻药物。请勿误认为医生给您开了错误的药物。

以上就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建议,如果您对自身病情还有疑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免费咨询预约电话:400-088-5191进行线上一对一问诊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
24小时咨询热线

400-088-5191

门诊时间:8:30 - 17:30(节假日不休)

地 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51号

咨询电话:400-088-5191

备 案: 蜀ICP备11004437号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