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成都耳鼻喉医院 > 康复案例 > 命运说:“我要锁上你的耳朵!” 他用24年找到“钥匙”
作者:成都耳鼻喉医院 | 点击:88 | 更新日期:2017-07-15 10:17
是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剑,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,这两种行为,哪一种比较高贵?一位左耳外耳道比较可以性闭锁、右耳先天畸形的羌族青年找到仁品耳鼻喉医院的黄主任,用行动回应了哈姆雷特:只要有一丝希望,就绝不放弃生命与生活的尊严。
有时候世界对人很坏
这位羌族青年李晓明(化名)24年前出生在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下的一个小村庄,他的出生曾经饱含着父母的期待和喜悦,但随着他一点点开始成长,父母很快发现他跟普通的孩子不一样:他的右耳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地畸形,左耳看似完好,但却对声音一点都不敏感,孩子的耳朵还是有问题!
今天的医疗水平远不是20年前可以想象,但比较残酷的现实是:即便有好的技术能给他尽早夺回健康的机会,他也无力把握。“我们那里跟外面不一样的,基本上算山里,我和他妈妈都是农民,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外面治,也负担不起费用,只能让他就这样。他耳朵听不清小时候没办法好好读书,长大了也不能做其它工作,只能跟着我们一起种地。”晓明的父亲说起往事情绪有些激动,他起身去倒水,一瘸一拐的姿势无意中昭示了他双腿的残疾。
家贫,深居山林,父有腿疾,子患耳病,厄运似乎尤其钟情这个家庭,并且一再地剥夺他们可能改变现状的能力,要让他们对命运俯首帖耳,用长久的苦难来取悦它。
扼住命运的咽喉
24年过去,当初那个饱受残疾困扰的孩子,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坚毅眼神和魁梧身躯的青年。尽管双耳异于常人,晓明依然对生活怀有热情和期待、对找回健康报以十分的希望,并最终迎来了转机。
今年初夏,随着自己和家里其它兄弟姐妹陆续长大成人并参加工作,家庭经济条件逐渐变得宽裕,李晓明一家开始积极寻找有能力治疗他双耳的医院。但是茂县当地的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,经过多方打听和了解,晓明一家终于慕名找到了成都仁品耳鼻喉医保医院。
7月初,羌族小伙李晓明在仁品耳鼻喉医院经过CT、内窥镜等检查很快确诊疾病:左侧外耳道骨性闭锁、右侧外耳道胆脂瘤、右耳廓畸形、双耳混合性聋,电测听提示左耳听力中度损失,右耳听力中重度损失,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有效治疗,而费用也可通过医保进行还是比例的报销,他当即决定入院治疗,尽快进行手术。
第二天,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的黄立高主任亲自主刀为他的左耳实施了手术。在长达3个小时之中,成功完成了外耳道成形术、人工镫骨听力重建术、Ⅰ期游离植皮等数项高难度手术,得益于黄主任高超的耳显微手术技艺,术后避免了面瘫、耳鸣、味觉减退等手术后遗症,并拟Ⅱ期行右耳全耳再造,预后良好,这台在手术分级中属4级难度的手术最终圆满落幕。
打开新世界的“钥匙”
黄主任介绍:“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,临床上比较少见,一般手术时间不宜过晚,以免影响语言能力和生活质量。这位患者不得已捱到24岁才治疗,我们比较要全力以赴,力争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生活质量。”
对于这场高难手术的实施,黄主任表示:“手术的难点在于要求术者有熟练的中耳手术基础,对面神经的定位能力要求也很高,同时需要很好的听力重建水平,否则很可能导致面瘫或者全聋!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得到的结果。虽然手术有还是难度,但我院之前已经成功开展了多例,有丰富的手术经验,所以此次为这位患者重建听骨链很成功,不出意外的话,他的听力以后能够恢复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水平。”
“黄主任跟我们说手术很成功,我一下就放心了。”李晓明的父亲语调高昂,显得很激动,笔者突生感慨:如果说有一个场景能够模拟人类与命运不断的抗争,无疑是医生坚守在手术台上的全力拼搏,黄主任凭一把出神入化的手术刀,替这位羌族青年找到了摆脱命运的钥匙,相信他今后的生活将截然不同。
未来会好吗?会的。
手机端文章入口:https://m.rpent.cn/kfal/420.html